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56篇
  免费   1941篇
  国内免费   3036篇
林业   1932篇
农学   1731篇
基础科学   1435篇
  2977篇
综合类   14419篇
农作物   2231篇
水产渔业   1078篇
畜牧兽医   5244篇
园艺   2243篇
植物保护   1443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1539篇
  2021年   1452篇
  2020年   1335篇
  2019年   1257篇
  2018年   977篇
  2017年   1419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553篇
  2014年   1611篇
  2013年   1893篇
  2012年   2633篇
  2011年   2637篇
  2010年   2497篇
  2009年   2262篇
  2008年   2218篇
  2007年   2004篇
  2006年   1583篇
  2005年   1236篇
  2004年   792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from urbanized areas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challenging policy‐makers throughout the world.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are urgently required in China. We carried out a case study of wintering long‐eared owls (Asio otus) and their main prey to illustr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combined with ineffectiv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in Beijing. Field monitoring of owl numbers at two roosting sites from 2004 to 2012 showed that the owl population had fallen rapidly in metropolitan Beijing. Analysis of pellet contents identified only seven individuals of two species of shrew. The majority of mammalian prey comprised four bat and seven rodent species, making up 29.3% and 29.5% of the prey items, respectively. Prey composition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years at the two sample sites. At the urban site the consumption of bats and rodents declined gradually over time, while predation on birds increased. In contrast, at the suburban site the prey composition showed an overall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bats, a sharp increase and a subsequent decrease in bird prey, and the number of rodent prey fell to a low point. Rapid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and inadequate greenfield management in city parks resulted in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bird and small mammal habitat of urban areas in Beijing. We suggest that measures to conserve biodiversity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future urban planning to maintain China's rich biodiversity while also achiev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2.
采用3.5%的Na Cl溶液分别对碱蓬、三七景天和星星草等3种植物进行浇灌,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植株和土壤中离子含量、生物量、土壤p H值、全盐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3种植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盐性,碱篷植株体内可聚集大量的Cl-和Na+,但是,在碱蓬生长的土壤中含有很高的交换性钠含量,因其不断进入土壤胶体,从而加重了土壤碱性化程度;三七景天在生长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全盐量及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对降低土壤盐碱性具有较好的作用;星星草通过迅速增加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来降低其渗透势,缓解体内盐分浓度,以抗盐胁迫环境,且能积累较高的干物质,保持相对稳定的含水率。因此,这3种植物都是较好的耐盐植物,可用以进行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选育。  相似文献   
993.
以黄蜀葵为研究对象,对各月的全天荧光参数进行观测,研究秋季的季节性干旱对其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天的任意时刻的初始荧光Fo值均为9月10月11月;全天的Fm值和Fv/Fm值,10月与11月变化趋势基本相近。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秋季不同月份、时刻均对黄蜀葵的荧光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月份与时刻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对黄蜀葵的荧光特性也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94.
利用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站2013年1—12月的CO2通量数据,分析了三维超声风速的三种坐标变换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二次旋转(DR)或三次旋转(TR)变换的Pitch角和Roll角变化幅度远大于平面拟合(PF)变换,且都有明显的方向性;DR和TR变换强迫平均垂直风速为0,不符合城市热岛环流引起的平均垂直风速不为0的事实;DR和TR变换明显改变了摩擦速度的大小;TR变换增大了CO2通量的不确定性。因此,本站的倾斜校正宜采用平面拟合变换。  相似文献   
995.
以湖南省溆浦县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势木树高与年龄关系的常用数学模型,研制马尾松人工林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模型。结果表明:导向曲线方程H=439.93×(1-exp(-0.001×AGE))0.914是最适合的导向拟合曲线;马尾松人工林的标准年龄应定为20年,优势高在11~29 m范围内可划分为9个立地指数级。选用相对优势高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形成立地指数表,检验结果表明所编立地指数表精度高、适用性强,能够客观评价溆浦县马尾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给幼龄油茶的施肥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果满多、上海大颂生物菌肥、希星油茶专用肥、江西绿园油茶有机专用肥、复合肥共5个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对江西奉新县幼龄油茶进行了施肥试验。调查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和叶绿度等指标,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加不同类型的肥料与油茶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施肥对于油茶的株高、春梢长、春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油茶冠幅和地径与施肥无显著关系;在对油茶株高、地径、冠幅和春梢长度的促进作用上,以上海大颂生物菌肥为最好;在对油茶春梢直径和叶绿度的影响上,以果满多效果为最好。所以在生产上为促进油茶生长,推荐应用上海大颂生物菌肥或果满多。  相似文献   
997.
广东省李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李的南缘分布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李产业稳定的经济效益使得广东成为了全国主要的李产区。为了给李产业生产和研究规划的制定提供基本数据,采用走访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李的分布、种质资源、产业现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广东已演化形成了一个需冷量低的南亚热带特色李品种群,共有原产品种26个,其中既有像三华李那样的古老品种,也有如华蜜大蜜李和岭溪李那样品质优良的新品种;2013年,广东全省规模化李果园面积有5.52万hm2,总栽培面积约7.1万hm2,其李果总产量分别52.10万和66.39万t,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9.35 t/hm2,说明广东省是全国李树栽培面积最大、李果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最高的省份;由于水热丰富,花期日照充足,广东李具有成熟早、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李产业是广东省山区的支柱产业。文中还分析了广东省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广东省李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得到有益于灰枣生长发育的优势菌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灰枣根际促生复合菌株P13K7、P13K24和单一功能菌株P13、P15、K7、K24以及对照(CK)7个处理对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8个指标(p 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简化成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90.78%。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PGPR能够改善灰枣土壤养分和提高微生物总量。经过土壤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复合菌株P13K24的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9.
鸡蛋花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已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除园林观赏外,其花可食用、药用,且寓意丰富。据考证,鸡蛋花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本文从自然分布、相关文化以及引入中国时间考证三个方面对鸡蛋花作系统而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00.
森林认证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森林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森林认证的由来、目标、体系。阐述中国森林认证发展历程,分析森林认证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含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经营方案编制,经营活动监测,人工林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藉此提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